从李清照《词论》看婉约词的本质
从李清照《词论》看婉约词的本质 毛延斌 [摘要] 李清照是婉约词深造期(词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代表词人。她创作的“词别是一家”的《词论》,评价历代词家作品,导出婉约词具有协音律,辞典雅、富情致,有铺叙适
从李清照《词论》看婉约词的本质 毛延斌 [摘要] 李清照是婉约词深造期(词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代表词人。她创作的 “词别是一家”的《词论》,评价历代词家作品,导出婉约词具有协音律,辞典雅、 富情致,有铺叙适故实,风格独特(真、深、婉、艳、美)的本质。 [关键词]李清照《词论》、词、本质、风格(真、深、婉、艳、美)。 唐宋婉约词是词的正宗及主流,了解婉约词的本质,对全面掌握唐宋词的历史 非常必要。 李清照是婉约词深造期(词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代表词人。她创作了词史上第 一篇词学专论——《词论》,评价了历代词家及作品。这是针对当时唐宋时期形成 的主流词派——婉约词而言的。我们从她的《词论》中可以看出,词具有“协音律, 辞典雅、富情致,讲铺叙适故实,风格独特(真、深、婉、艳、美)”的属性,便是婉 约词的本质。 一、婉约词协音律。 音律,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也叫乐律)。协音律,则指配有乐律。李清照 的《词论》为词溯源至开元、天宝的乐府声诗。此后,尽管流变日繁,但协音律始终 是词别于诗的首要特点。她《词论》中鄙薄柳永“词语尘下”,但肯定他的词“协 音律”,善于“变旧声作新声”。她称苏轼词为“长短不葺之诗”,原因就在于“往 往不协音律”。据俞文豹《吹剑续录》载,苏轼曾问一个善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 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撇开这段记载中对苏、柳的评价 不谈,但可以看出一贯事实,词是同音乐分不开的。 在今天看来,词只遗留下了语言文字符号。我们从表面上看去,它似乎与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