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金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金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

(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湖南省岳阳市金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1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 突出地位。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 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 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 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自由。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 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 遥”内涵相差很大。 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 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 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 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 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 的。 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 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 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 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 A.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 B.“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 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 “逍遥”。 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 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 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 与自然融为一体。 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 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 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前自愿躬耕于田间。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 参考答案: 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 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 11.答案:选A解析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可找到答案,是编 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 者这样安排的。 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 12.答案:选D解析A.范围扩大。B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 “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 基础。C.因果倒置。 “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13.答案:选B解析程度言重了,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

腾讯文库湖南省岳阳市金坪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