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一、一些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的狭隘理解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方案的特殊性,其培养目标定位为“为社会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虽然不错,但有些高职院校的认识和理解就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一、一些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的狭隘理解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方案的特殊性,其培养目标定位为“为社会培养高等职业 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虽然不错,但有些高职院校的认识和理解就显得 比较狭隘,将“技术应用型人才”理解为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有的甚至理解为 培养所谓“蓝领”。在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僵化的体制以 及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高职院校在培养理念方面, 过分强调人才的职业技术本位,要求学生注重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与之相关, 在专业设置方面,就会出现重理轻文现象,重视那些实用的、讲究技术效率的专 业和课程,而轻视文化素质和精神发展的课程。再就是高校领导对文化素质教育 内涵的理解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如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的文化素质课量偏少, 或者因人随意设课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学校重视不够或认识不足。对 这种崇尚技术理性、忽视主体性思,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 爱因斯坦早就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 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 而且我们也知道,这种单一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人 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有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 和工作态度要求最强,通用能力次之,专业岗位技能又次之”。[2]也就是说, 技术过硬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员工的潜在能力还需依靠文化素质教育,而综合 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知识转化能力,全面提升人们的潜力,促进人 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校 园文化建设,学校在组织设计教学工作时,不能完全根据上级的“任务”要求或 者学校管理者自身的主观认识,而是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接 受特点等来设计课程并组织教育。当然,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相关制度的建立与保 障,目前多数学校在专业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情况尚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 学校没有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标准,缺乏制度支撑,结果导致教师的积极性受挫。 在专业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最持久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其实施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 1

腾讯文库精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