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怀疑与学问》教案(集体备课定稿)

XX外国语学校初三(上)语文教案课 题怀疑与学问主 备授课时间课的类型讲读课授课时数2课时 课 次 笫1课时审 核教学目标.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XX 外国语学校初三(上)语文教案 怀疑与学问 课题 主备 授课时间 课的类型 讲读课 课时课 次笫课时 21 授课时数 审核 1 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 2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教学目标 3 .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重点 2.3 2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积累词语,整体把握文本的中心论点及论证思路,重点研 读一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 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另 一方 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意思、, 而要躬 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诗人强 调了实践的重 要性,这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诗人寓理于教, 旨在激励儿子不要仅 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 从而获得真知。 二.了解作者 、走近作者 1 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 历史 (1893-1980), 学家、民俗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 国历史地理 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 云南、 1920 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 所主任、齐鲁 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 史研究所研究员。 1949 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 初编》、《孟姜女故 事研究集》等。年月日因病逝世,享年 岁。 1980122587 、背景链接 2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年版)。年, 顾 20111922 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 过信件 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

腾讯文库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怀疑与学问》教案(集体备课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