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教案
《变形金刚》教案教学目标:1、临摹民间七巧板;用七巧板的基本形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2、在"玩"中感受变形金刚"变形"的乐趣;在竞赛中,比一比谁摆的变形金刚最多、最有趣,感受七巧板的科学性、趣味
《变形金刚》教案 教学目标: 1、临摹民间七巧板;用七巧板的基本形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2、在"玩"中感受变形金刚"变形"的乐趣;在竞赛中,比一比谁摆的变形金刚最多、最 有趣,感受七巧板的科学性、趣味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益 智玩具;我喜欢七巧板。 教学重点: 制作民间玩具七巧板;运用七巧板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 运用几何形的组合方法 进行"组合物象"的想像与装饰。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一看:卡通片《变形金刚》。 说一说:变形金刚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组成变形金刚的基本要素? 玩一玩:我的变形金刚可以变成什么形象? 二、 课堂发展,体验七巧板的奇妙之处。 出示七巧板,说一说对七巧板了解多少?找一找:七巧板有什么奇妙之处?共有多少个 三角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把五个三角形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知识链接: 七巧板的发明大概起源于一千多年前我国宋朝。用七巧夺天工板可拼出许多图形,所以 人们称它为“智慧板”。到了清朝,有位叫王其沅的人收集了许多七巧板拼成的图样,编了 一本《七巧八分图》。后来七巧板传到欧美国家,使西方人对这备战来自中国的益智游戏充 满兴趣。 主要由七块几何形图板组成,包括大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一块、小三角形两块、正方 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块。合起来为一个正方形,或者合起成一个长宽比为二比一的长方形。 做一做:临摹书上“七巧板”,怎样画才能使各种形的边线吻合? 将正方形白纸板按书中的七巧夺天工板图样划线,注意每个几何形的线与线相交点都必 须是那两条相交线的中点。画好后,剪彩开即可。白色的纸板可以按机器人的形态、花纹进 行描绘或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