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廊下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上海市廊下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

参考答案: 年上海市廊下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 A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4. 下表呈现的是“纸是谁发明的”这一问题的不同史料,对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1. 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 史料出处 史料内容 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 东汉《后汉书·蔡伦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唐朝《书断》 “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 C.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南宋《学斋拈毕》 “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始于此二人则不可也。”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 考古发掘发现了古纸(史称放马滩纸),推断其年代为西汉初年,该纸纸面平滑、质地薄而软。 墓 C 宗教改革。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 A.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的理解解释《圣经》”的信息,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肯定了每个信徒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和 B.文字史料不能客观再现史实 精神的自由,因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仍主张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B C.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而不是动摇了上帝在人 D.历史结论只能依靠考古证实 们心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参考答案: 2.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 C 要性。这表明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真相是唯一的,不是多样化,故排除A;B项说法片面,文字史料也可能再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现史实,故排除B;D项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可排除;依据材料可见,考古发掘发现了古纸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史称放马滩纸),对以前的史书记载有了一定的补充,所以说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故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选D。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5. 合肥某高三同学在课外阅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一文时遇到两个字迹模糊的文字:“必须永远有 参考答案: 运用自己xx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依据所学业可知xx必定是 A.知识 D 解题关键是注意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他们宣扬的思想应是为资本主义服务, B.信仰 因此他要求的科举制度改革,建立新式学校,主要是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播服务,因此他所说的 C.理性 “中体西用”与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本质是不同的。故选D D.权利 3. 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事例是: 参考答案: A.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C 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必须永远有运用自己xx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结合所 C. 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主张理性主义,故C正确。知识不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故A排除。信仰也 D. 召开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给人民指明光明前途 不属于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故B排除。权利也不属于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故D排除。

腾讯文库2022年上海市廊下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