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词叙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羇南词叙录羃明·徐 渭著蒁北杂剧有《点鬼簿》[1],院本有《乐府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南词叙录 羇 明·徐 渭著 羃 北杂剧有《点鬼簿》,院本有《乐府杂录》,曲选有《太平乐府》,记载详矣。惟南戏无人选 [1][2] 蒁 集,亦无表其名目者,予尝惜之。客闽多病,咄咄无可与语,遂录诸戏文名,附以鄙见。岂曰成书,聊以 消永日,忘歊蒸而已。嘉靖己未夏六月望,天池道人志。 薅 《点鬼簿》,应指元钟嗣成《录鬼簿》,但今传各本《录鬼簿》,不见有题名《点鬼簿》的。 [1] 莆 《乐府杂录》,应指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所载的“院本名目”。 [2] 螃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 芈 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 风,宋词遂绝,而南戏亦衰。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猬兴,语多鄙下,不若北之有名 [1][2][3] 人题咏也。永嘉高经历明,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 [4][5] 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相传:则成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 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瑞光 楼旌之。我高皇帝即位,闻其名,使使征之,则诚佯狂不出,高皇不复强。亡何,卒。时有以《琵琶记》 进呈者,高皇笑曰:“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 富家不可无。”既而曰:“惜哉,以宫锦而制鞵也!”由是日令优人进演。寻患其不可入弦索,命教坊奉銮 史忠计之。色长刘杲者,遂撰腔以献,南曲北调,可于筝琶被之;然终柔缓散戾,不若北之铿锵入耳也。 羈 “宋”字原缺,“词”字原作“辞”,据《今乐考证》引文补改。 [1] 螆 原本何焯眉注:“此亦乐也,故感召甚捷。” [2] 蒄 “鄙”字原缺,据《今乐考证》引文补。 [3] 莀 “社”和“惜伯喈”四字,据同上引补。 [4]

腾讯文库南词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