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之烛贾谊
风中之烛贾谊-----贾谊贾谊的经历发人深省。他是西汉时洛阳人。年青时文采出众,很受太守吴公的器重。汉文帝即位后,吴公升任廷尉。于是吴公推荐贾谊做了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多岁,是博士中最年青的。皇帝听说
风中之烛贾谊 -----贾谊 贾谊的经历发人深省。他是西汉时洛阳人。年青时文采出众,很 受太守吴公的器重。汉文帝即位后,吴公升任廷尉。于是吴公推荐贾 谊做了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多岁,是博士中最年青的。皇帝听说他 才能出众,就特别越级提拔他为太中大夫,这时才22岁。贾谊差不多 是连升三级了。 贾谊如此拿就被重用,就想肝脑涂地报效皇恩,于是他就建议修 改各项法律。皇帝又准备提拔他为公卿。当时的老革命、老干部如绛 侯、灌侯等人看不惯这个锋芒太露的毛头小伙,对他很有意见,说他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后来弄得天子也疏 远了他,就贬他为长沙王的太傅。他路过湘江时,和屈原同病相怜, 写了篇《吊屈原赋》抒怀。实际上,两人的遭遇大不相同,除了被 贬。 他做了三年太傅,有一次一只猫头鹰飞进他的家,还落在了他的 座位上。于是他就占卜,得到的预言时:“野鸟入处兮,主人将 去。”他还为这事写了篇诗,就记录在《史记》中。他预感到寿命不 长了,在此文中流露出浓重的道家思想。 一年后,皇帝召见他,在宣室询问有关鬼神的问题,谈得很深 入。唐朝的李商隐为此事写了《贾生》发感慨,说:“宣室求贤访逐 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借此事 讥讽汉文帝。这话有些冤枉。其实,汉文帝时天下基本太平,百姓生 活还不错。汉文帝本人一生简朴,精明过人,也是位难得的皇帝。李 商隐的本意是借史表达自己的失意。所以,文人的感慨不可全信。这 第1页共 1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