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解析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解析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应该立足于学习兴趣、思考方式、思辨能力等的培养。那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成这些目标呢?今天仅就圆锥教学中的实践操作谈谈自己的体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解析 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应该立足于学习兴趣、思考方式、思辨能力等 的培养。那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成这些目标呢? 今天仅就圆锥教学中的实践操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让学生站上操作第一线,亲身经历 才能实现深刻认知“实践出真知”。在认识几何图形时,只有让学生亲身体 验过,学习过程才不是空洞而苍白的。特别是在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应根据 学习内容的特点,设计能让学生操作的环节,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促使认 知的深刻。比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教学内容中有一个较为关键的点:高 的认识。怎么认识高?方式有两种。一种在课件上画出圆锥,然后利用课件演示 “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并且教师板书这句话。我们常常看 到的也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圆锥的高在具体的圆锥实物中,其实是一种虚拟的存 在。如果是实心圆锥,教师也没有办法指出它的高;如果是一个空心的,即便指 出来也是水过无痕,一晃而过。似乎用课件演示是最好的办法了。在这样的教学 方式下,学生能理解吗?能记住吗?能,但却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在此过程 中,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了呢?似乎没有。这样的学习过程,没有学生的参与、猜 想、思考、尝试、反思。那么,我们何不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认识呢?出示几个高矮不同的实心圆锥,问:圆柱有高,圆锥呢?通过对比观察, 学生很容易得出圆锥也有高。“那么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呢?”这个大问题一抛 出,注定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错误,这都不要紧,学习本身就 是学生在一系列的自我纠错中摸索前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习得思考的 方式、操作的经验以及反思的习惯。我记录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生1 用尺子靠着圆锥的侧面进行测量。生2:不对不对,这样测量出的不是圆锥的高。 我巡视到这儿恰巧碰到这一争论,便问:那么你们认为的高应该是怎样的?让学 生去想象高在圆锥中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培养学生在动手前去思 考和想象。这时生1主动说测量的时候尺子应该与圆锥底面互相垂直———借助 已有经验修正自己的想法。组长让生3来测量,该生把尺子垂直于圆锥所放桌面, 然后自信地读出数值。可是这时生4提出异议:每把尺子0刻度前都有一小部分, 1

腾讯文库精编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