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020《论语十则》读后感

有关2020《论语十则》读后感《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十则读后感,希望对

有关2020《论语十则》读后感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 育原则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十则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论语十则读后感1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曰:“笃信 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题记 假日里,一本《论语》捧在手中,我感受到了她的温暖与朴素, 感受到了她的博大与厚重。这里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她 永远都没有失去脚下那朴素的起点。 她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告诉我修养身心的道路,并且还会给我 指明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不断前进,直到抵达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且 她还让我明白了许多...... 《论语》让我明白了学习要做到扬长避短,学以致用。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 为?”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他“诵诗三百”,《诗经》倒背如流、烂 熟于心,但你让他去做一件事情,他却磕磕绊绊完不成,让他去办个 外交事物,他却不能顺利地跟人家谈判,那么就算他书读得再多,甚 至都背会了,也没有任何实际用处。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经常遇到。记得我们小的 时候经常问大人的一个问题“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许多家长的答案 可能都不一样。当我成为一名初中生后,生物课上《人的繁殖》不仅 让我知道了人是怎样来的,还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新的认识。当我 遇到再有小孩子问大人这样问题时,我就会用我学到的知识告诉他 们,这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这是很普通的常识。我相信我以后还 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以致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发 挥自己善于表达的长处。 在《论语》中,我明白了人要孝敬父母,凡是以孝为先。子夏问

腾讯文库有关2020《论语十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