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春》导学案(校内公开课)
《春》课堂导学案(第一周第1课时总第 课时)课题: L春 上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备课组长:学习目标:..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在文中描绘的春日图景中,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揣摩和品析优美
《春》课堂导学案 (第一周第课时总第 课时) 1 课题: 春上课时间:年—月—日 L 主备人: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 .在文中描绘的春日图景中,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3 .揣摩和品析优美的语言和精妙的写法。 学习过程: 【自主消化】 1 •阅读关于朱自清的资料,记一记朱自清的主要信息。 朱自清,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 加入 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 第一个诗 刊一一《诗》月刊,倡导新诗。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 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 后, 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 影》出版。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 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 日战 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 编《闻一多 全集》。同时丁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患病,拒食美国救济粮食,于8 月12日病逝于北 平。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 自清全集》出版。(其 他信息见教材第2页注释。)记的要点: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品。(评价要点:了 解作者生平、主要思想和文学上的贡献) 2 .阅读写作背景。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一一梦的世界, 用以 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 其 身”。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 春 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 “上 前去”的人生信念。(评价要点:结合作者生平,明确创作本文时的思想状况。) 3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钻出()嫩绿()眨眼()酝酿()鸟巢()宛转() ● •• •• • ♦ 蓑衣()稀疏()抖擞()水涨起来了()应和()黄晕() ● •• •• • 薄()烟散()在草丛里 •• 【及时点化】 L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字,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2.合作探究 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本文描绘 了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