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重点
题型:填空(9个范围)1x16=16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x16=32分填空:P17通讯文体既要报道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又要以其由“事”、“情”、“理”构成的感染力打动人。(常常使
91x16=162x16=32 题型:填空(个范围)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 填空: 1. P17 通讯文体 “”“”“” 既要报道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又要以其由事、情、理构成 的感染力打动人。(常常使用抒情表达方式) 2. P17 新闻评论 通常是以议论为主的,它对语言更是有着准确性的要求: 一是对于论点的表述准确; 二是对于论据材料的概括准确; 三是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准确; 四是对于事物的矛盾把握准确。 3. P18 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语言既应该是简洁的、准确的,同时又应该是生动的。语言生动的新闻作品才具有可 读性。 4P21 .消息文体 在语言表达上由于受到篇幅等因素的制约,不如通讯文体来得自由洒脱。 5P21 .广播媒体 “”() 的消息文本,是为供人听而写的口语化,因而其语言的生动是与口语化 特征(通俗、易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6.P41 记者的专业素养 包括三个层次: 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专业精神。 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7.P73“” 十比一原则 “” 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 进行一小时,那么记者就要做十个小时的访前准备。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应成为 教条。 8.P45 采访对象的分类: 当事人(最重要的采访对象,通常是新闻事件的主体) 知情人(通常不是新闻事件的行动者,但有了解,甚至策划) 目击者(亲眼目睹新闻事实发生的人,没参与,没直接联系,强烈现场感受) 有关人士(相关领域学者专家、百姓、社会各界) 名词解释: 1. P129 什么是隐私? 所谓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而当事人不愿他人知晓或者他人不便知晓的信息,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者他人不便干涉是个人私事, 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介入或者他人不便介入的个人领域。 2. P129 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 配的具体人格权。 3. P61 什么是策划?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 事物的,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 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 4. P25 什么是是信息? 信息,作为一种与物质、能量三足鼎立的客观存在,能够帮助人们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5. P1 什么是新闻传播? 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