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惠州市礼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广东省惠州市礼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寻人启事金文吉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
分) 年广东省惠州市礼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 2020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 19、(1)把“母亲”的三次“寻人启事”看作一个变化过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3分)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三次读“寻人启事”及给母亲打电话后的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1. 现代文阅读(1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20、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 ()( )(4分) 寻人启事 A.女孩出走,一是想对妈妈的“苛求”给予无声的反驳,二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生存下去。 金文吉 B.本文情节虽然平铺直叙,但表现的主题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语言虽朴素,但朴素中人物个性鲜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 明,篇幅短小,但容量较大。 郁闷,女孩无言。 C.女孩身上体现着一代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往往不甘各种各样的束缚,敢于追求个性自由,敢想敢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 为,但往往容易冲动,缺乏理智的思考。 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D.本文以“寻人启事”为明线,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暗线,在情节叙述中,适当点染环境和侧面描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 写,人物形象真实,艺术感染力强 “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E.作品中“寻人启事”措辞的不断变化,表现了母亲面对女儿离家不归的无奈与妥协,同时也折射出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母亲要找回女儿的坚定信念。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 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参考答案: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 18、母亲只顾挣钱,忽略了对女儿的精神关爱;对女儿限制太多。 味出家的温暖。 19、(1)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改变对女儿的态度。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 (2)女儿一步一步理解了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 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20、( B) (D )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 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略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鞋声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 洛夫 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①扶着冰凉的铝质栏杆,连登三十四级,他慢慢踱到桥端。一切都是疑惑,包括自己在内,但只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 要低头望望桥底的流水,便知道那唯一的答案是什么。可是他却以另一种方式来宣示他的心事:他说 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他只是来听取过桥的鞋声。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②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在市中心架起许多桥,像是从河面升起来的一些岛 寻母,速归。 屿。全部铝质的架构,坚实而稳固,在清晨的阳光中闪着耀眼的光辉。卧于两条长街之间,它以冷眼 18、第三段“没有温暖的家”是什么意思?请你根据这篇小说对“没有温暖”作出具体说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