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文学课程古文阅读题
古文阅读题§1.---------------会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
古文阅读题 (5)使反者得辞,而害来者,以惧诸侯,将焉 范围副词。 动词。 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异 用之?——使中途回去的人找到借口,以致伤 (2)乘小船绝湘水。——绝:横渡。 (6)少益耆食。——少:稍稍,副词。 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 §1.--------------- 害了前来会盟的人,从而,使诸侯恐惧,有 (3)何后为?——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或 什么用处呢? 后。为: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后,可译为 (1)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太后刚 语法作用。 会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 “呢”。 刚掌权,秦国猛烈进攻赵国。 (1)浩浩乎平沙无垠——垠:边际,尽头。 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臣闻齐 §3.--------------- (4)何以货为?——货:钱财。 (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必须用长 (2)兽铤亡群——铤:快跑的样子。 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 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 (3)将近代欤——将:还是。 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 §7.--------------- (3)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 (4)河水萦带——萦带:像带子一样环绕着, 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 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 减少吧。 名词作状语。 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 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 (5)膈臆谁诉——膈臆:苦闷的心情。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 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 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蹻, §9.--------------- (6)多事四夷——事:军事,这里指用兵。 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 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抑天 负书担橐,形容枯搞,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7)不抗王师——抗:违抗。 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 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 (8)王道迂阔而莫为——迂阔:迂远不切合实 民如赤子,內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 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 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 际。 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 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 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 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 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杨 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 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 (1)浩浩乎平沙无垠,恨不见人。河水索带, 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 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 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 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去.女其行 群山纠纷。——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 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 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 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 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 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像一条带子弯曲萦 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 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 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 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绕,远处无数的山峰重叠错乱。 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 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 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 (2)黯兮惨悴,风悲日曛。——一片阴暗凄凉 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 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明明 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掌 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 的景象,寒风悲啸,日色黄昏。 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 求财利,尚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 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 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 (3)鸟飞不下,兽铤亡群。——鸟儿飞过也不 《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 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 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 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 肯落下,离群的野兽奔逃而过。 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 制而责仆哉? 以随其后……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 (4)万里奔走,连年暴露。——(士兵们)奔走 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万里边疆,年复一年暴露在外。 天意……” 义。 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5)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从秦汉以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 (1)送其终也,有时而既。——既:尽,完了, 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 (1)吕、郤畏逼。——逼:迫害。 四方边境上战争频繁。 义。 终了。 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 (2)公使让之。——让:责备。 (1)宣帝初即位。——即位:帝王登位。 (2)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须:等待。 三十里。妻侧而视,倾耳而听。嫂虵行匍伏, (3)君命一宿。——一宿:一晚。 §13.--------------- (2)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宜:应 (3)众毁所归,不寒而栗。——不寒而栗:并 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 (4)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田:打猎。 当。 不冷而直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 (5)夫祛犹在。——祛:衣袖。 楚子为舟师以伐濮。费无极言于楚子曰:“晋 (3)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4)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靡:披靡, 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 (6)君若易之。——易:改变,与……不同。 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 ——作:发生,兴起。 倒伏。 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7)以难告。——难:祸害。 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 (4)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囹圄:监 (5)明明求财利,尚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从之。故太子 狱。 ——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1)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 (1)公使让之;且辞焉。——文公派人责备他, 建居于城父。 (5)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往者:过去。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之尊者乎?——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哪 并且拒绝接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6)涤烦文,除民疾。——疾:痛苦、疾苦。 (1)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人的 里。 (2)虽有君命,何其速也。——虽然有国君命 (1)晋之伯也。——伯:称霸; 2.指出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是什么词性,说明 感情所不能抑制的,圣人也不能禁止。 (2)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以:介词, 令,为什么这样迫不及待呢。 (2)迩于请夏。——迩:近; 它们在句中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2)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我幸好有 引进工具,凭借,其后宾语省略。 (3)臣谓君之人也,其知之矣。——我以为您 (3)而楚辟陋。——辟:偏僻; (1)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以: 点剩余的俸禄,才能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3)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特: 这次回国,已经了解情况了。 (4)若大城城父,而置大子焉。——城:修筑 因为。连词。 (3)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还是随 范围副词,只是,仅仅。 (4)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 城墙; (2)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用:因 着风吹一边倒,我还会有什么好的名声呢?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视。——国君的命令必须毫无二心去执行, (5)王说。——说:悦。 为。连词。 (4)故“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志 (1)去秦而归——去:离开 这是古传的遗训。除掉国君的仇敌,只看我 (3)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一:统一。 向不同的,不能在一起谋划。” (2)负书担橐——负:背 有多大力量。 §14.--------------- 动词。 (5)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3)陈箧数十——陈:陈列,摆列。 (5)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 (4)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夫: 现在您怎么还可以拿卿大夫的标准来要求我 (4)期年,揣摩成——期:周(年) 辱命焉。——齐桓公把管仲射中自己带钩的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呢? (5)受相印——受:“授”的古字,授给。 事放下不问,叫他做了国相。你要是跟齐桓 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 (5)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咸:都、 (6)清宮除道。——宫:房屋,房室。 公的做法不同,又何必烦劳您下命令呢。 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全、普遍。副词。 §4.---------------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晋文公暗地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形 里在王城和秦穆公相会商量应付办法。 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 (1)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臣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体消瘦,面目憔悴,脸色黑黄,看上去很惭 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听说春秋时齐国有公孙无知的变乱,桓公才 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 愧。 §10.---------------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因此兴起。 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 (2)读书欲睡,引银白刺其股,血流至足。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2)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敬重贤人 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看书想睡觉时,拿锥子刺自己大腿,血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 如敬重贵客一样,爱护百姓像爱护婴儿一样。 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 流到脚跟。 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 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 (3)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所以监狱 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 (3)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 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空虚,天下太平。 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伉。——在朝廷上游说诸侯,让诸侯身边的 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賜矣,许君焦、 (4)大一统而慎始也。——这是为了天下的统 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 大臣们无话可说,天下没有人可以与他抗衡。 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一而慎重地对待事业的开端。 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 (4)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嫂子趴 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在地上,像蛇一样爬行,四次礼拜,自跪于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地一再道歉。 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或 (1)吾为之先行。——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5)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 语法作用。 十七年春,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 的“走”。 贫穷窘迫时,父母也不愿把自己当做儿子, 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邻昭子, (1)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 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献子 (2)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走:相当 富贵显达时,亲人也会畏惧。 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用如动词, 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于现代汉语中的“跑”。 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 屯兵。后一个“军”同义。 献子先归,使栾京庐待命于齐,曰:“不得 (3)其实畏王之甲兵也。——其实:这件事的 §8.--------------- 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 (3)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齐事,无复命矣。”邻子至,请伐齐,晋侯 实情。 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 (4)敢以烦执事。——敢:表谦敬的副词。 弗许。请以其私属,又弗许。齐侯使高固、 2.把下面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虎以为然,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 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 晏弱、蔡朝、南郭偃会。及敛盂,高固逃归。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 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辞齐人。 走也,以为畏狐也。——老虎认为狐狸说得 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或 (6)行李之往来。——行李:外交使节。 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执蔡朝于原,执南郭偃 很对,所以就和狐狸一起前去,其他野兽看 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 语法作用。 (7)既东封郑。——封:疆界,此为名词意动 于温。苗贲皇使,见晏桓子,归,言于晋侯 见了都逃跑。老虎不知道这是野兽害怕自己 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 (1)而无其实——实:实际内容,指财物。 用法,即以郑为晋的东面疆界。 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 而逃跑,还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 (2)无以从二三子——从:追随,与之交往。 (8)唯君图之。——唯:表希望的语气词。 不逮,举言群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志。齐君 得久见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 (3)戎狄怀之——怀:怀念,归附。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恐不得礼,故不出,而使四子来。左右或沮 §5.--------------- 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荤 (4)而离桓之罪——而:但是,转折连词。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 之,曰:‘君不出,必执吾使。’故高子及 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 (5)恃其富宠以泰于国——泰:骄傲放肆。 楚也。——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都,因为 敛盂而逃。夫三子者曰:‘若绝君好,宁归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 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 (6)其宗灭于绛——宗:宗族。 郑国以前对晋文公无礼,并且有了二心,暗 死焉!’为是犯难而来,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 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 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地里依附了楚国。 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过而不 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何 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1)宣其德行,顺其宪则。——发扬德行,遵 (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使反 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循法制。 ——国家很危险了,假如派遣烛之武去面见 者得辞,而害来者,以惧诸侯,将焉用之?” “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1)赵太后新用事。——用事:这里指执政。 (2)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贪 秦君,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晋人缓之,逸。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 (2)大臣强谏。——强:竭力。 财没有止境,忽视法律而一意孤行,放债取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3)太后明谓左右。——明谓:明明白白地 利,积蓄财产。 如灭了郑国而对您有益,那就麻烦您吧。 (1)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征:召;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对……说。 (3)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一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2)所不此报,无能涉河。——报:报复; (1)中济,船破,皆游。——渡到江心,船破 (4)太后盛气而揖之。——揖:当是“胥”字 旦被灭,没有一个人去哀怜他们,就是因为 困,君亦无所害。——假如留下郑国,把它 (3)盟于卷楚,辞齐人。——辞:拒绝; 了,他们都跳到湘江中泅水。 传写之误。“胥”通“须”,等待。 没有德行啊。 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来往经 (4)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执:拘捕; (2)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中一个人 (5)入而徐趋。——趋:快步走。 (4)将吊不暇,何贺之有。——那我要吊唁你 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这对 (5)以信齐沮。——沮:阻止; 用尽力量也不如平常游得好。 (6)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郄:不舒适。 都来不及,还有什么可贺的呢? 您秦国也没什么害处啊。 (6)过而不改。——过:犯错误; (3)有顷,益怠。——过了一会儿,他越发疲 (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这种损害 (7)晋人缓之,逸。——逸:逃脱。 惫了。 (8)太后之色少解。——解:消除,消解。 §12.--------------- 秦国而有利于晋国的事情,希望您好好考虑。 2.翻译下列句子。 (4)汝愚之甚!蔽之甚。——你这个人,蠢得 2.指出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是什么词性,说明 (1)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齐顷公使妇 很,糊涂得很! 它们在句中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浩浩乎平沙无垠,恨不见人。河水萦带,群 §15.--------------- 人藏在帷幕的后面,让她观看郤子。 2。比较下列两句中“且”的词性和意义。 (1)兵乃出。——乃:这里当“才”讲,副词。 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2)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从前 (1)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句中的 (2)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者:辅助性 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昔 诸侯侍奉我们先王,都争先恐后生怕赶不上 “且”字为连词,连接两个行为动作,可译 代词,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 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 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 似的。 为“又”,具有递进的意味。第 (3)曾不能疾走。——曾:放在“不”字前面, 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 (3)举言群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心。——都说 (2)身且死。——句中的“且”字为时间副词, 加强否定语气。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 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 (我国)群臣不守信用,诸侯都有背离的想法。 可译为“将”,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 (4)日食饮得无衰乎?——日:每天,时间名 年暴露。沙草晨牧,河水夜渡。地阔天长, 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 (4)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我们要盛情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词作状语。 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臆谁诉?秦汉而还,多 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 款待他们,以此来安抚来参加会盟的人。 (1)永之氓咸善游。——氓:百姓。咸:都, (5)乃自强步。——步:慢慢走,名词活用作 事四夷,中州耗尽,无世无之。古称戎夏, 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