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论对待财富几个错误观念
什么事真正的财富?如何对待财富?对此,东西方文化都不乏经典论述。中国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操守,西方有“在巨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洒脱。这些经典的财富观都影响至深。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过于
什么事真正的财富?如何对待财富?对此,东西方文化都不乏经典论述。 中国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操守,西方有“在巨财富中死去是一种 耻辱”的洒脱。这些经典的财富观都影响至深。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过于高调。 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一味的唱高调和唯利是图都不是我们的选择, 厘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关系才是关键。 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获得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追求精神财富并不必然以充足的物质为基础。很多人认为经济是基础, 物质是基础,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极端、片面的理 解。马克思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恰恰是马克思这个穷光蛋创造巨大精神财 富,而那些家产万贯的资本家不过是历史尘埃。很多人追求赚钱,赚更多钱。赚 到钱之后呢? 当今中国不缺钱,但精神财富的缺失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个人、社会的发 展。我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和创造要分秒必争了。要引导各种收入状况的人,发 动各个行业参与到精神文化的创造中来。要形成全社会良好创造精神财富的良好 环境和风气。 精神和物质财富之间没有必然的高低贵贱之分。 中国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传统。这个传统既体现了对劳动创造财富的尊 重,但也不乏迂腐成分。一些人,尤其一些知识分子,看不起追求物质财富的人。 商人言必称利,往往受到鄙视和嘲弄。我们现在社会中一些仇富现象,仇恨的往 往都是商人。但商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作用很大,司马迁就写过《货殖列传》记 载了商人的功绩。 我们要警惕财富观上的泛道德主义和唯精神论。不能轻视物质财富的作 用,要给予创造者以正确评价。还要给人们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从而为大家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大力弘扬“君子爱财,取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