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11.3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11.3)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 试题(必修,11.3)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 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 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源自人们的主观想法 2.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 种试图解答那些凭借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 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 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 A.哲学源于人的内心深处对超越平凡的强烈渴望 B.哲学产生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 D.哲学更关注梦想和未来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 3.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 习哲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这 说明哲学可以()

腾讯文库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11.3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11.3本文由金锄头文库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11.3)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源自人们的主观想法2.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借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A.哲学源于人的内心深处对超越平凡的强烈渴望B.哲学产生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C.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D.哲学更关注梦想和未来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3.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这说明哲学可以()
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B.有力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与发C.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D.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5.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6.《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下列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A.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7.2020年高考前夕,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的儿女能考个好成绩。这种世界观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8.哲学史上,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与朱熹的“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这两种哲学观从根本反映了()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分歧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