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摘要: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两项重要的社会救助政策,如何实现贫困对象的动态管理是目前制约两项制度顺利实施的一大难题。对重庆市贫困地区的调研表明,农村贫

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两项重要的社会救助政 策,如何实现贫困对象的动态管理是目前制约两项制度顺利实施的一大难题。 对重庆市贫困地区的调研表明,农村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偏差,贫困对象分类不 够明确,扶持措施缺乏针对性;“福利依赖”和“贫困陷阱”现象突出,受助 人口退出难;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与联动,扶贫资源供给分散。应基于贫困对象 识别机制、贫困对象分类救助机制、贫困对象自身“造血”机制、动态考核与 退出机制和部门联动与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 管理系统,对贫困对象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 退尽退”的目标,提高两项制度的运行效率,维护制度的公平性。 关键词:农村最低活保障;扶贫开发;贫困对象识别;福利依赖;贫 困陷阱;分类救助;救助退出机制;扶贫资源 一、导言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社会 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郑功成, 2005)。最低生活保障被喻为社会的“稳定器”和最后一道“安全网”。扶贫 开发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包括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就业等方面的外 部投入,对贫困地区的经济运行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贫困地区经 济的良性增长,进而缓解贫困地区的贫困,促使贫困对象逐渐摆脱贫困的政策 体系(陈良瑾,2009)。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已走过 三十多年的历程。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标志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了开发扶 贫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 杜毅,肖云: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二、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偏差,瞄准精度不够 (2)民主评议和公示环节往往被忽略。“民主选穷”是确保贫困对 象瞄准效率和精度的有效方法,民主评议和公示是确保贫困对象认定公开、公

腾讯文库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