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整理后答案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私德教育 公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区别:对象:品德对人格。目的: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对帮助学生消除或缓和心理症状,促进其人格健康和协调发展。内容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私德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对象:品德对人格。目的: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对帮 助学生消除或缓和心理症状,促进其人格健康和协调发展。内容:私德、公德、 职业道德、道德理想、原则和规则对心理卫生、学习生活、智力发展、恋爱婚姻、 人际关系、职业选择、人格评定、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和变态心理。方式:个别 谈话、集体座谈和大会报告对个别咨询、集体咨询和以个体咨询为主。方法:说 服、师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环境陶冶和实践锻炼,具有公开性和群体性特 点对宣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互换,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长久以来, 人们把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混为一谈,在教育学生时不自觉的把心理问题道德 话。有些人夸大心理咨询在德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心理咨询也存在滥用现象, 片面将学生品德问题心理话。从上面的比较中看出,心理咨询不能与道德教育等 同,更不能取代学校德育,但是心理咨询在观念方法内容上,对学校德育具有补 偿功能;在心理咨询的辅助下,学生克服意识障碍,建立想好心境,或使心理疾 病得到矫治,学校德育因此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心理咨询本身虽不是德 育,却是学校德育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教育的认知标准: 123 教育必须包含知识教育必须包含理解力教育必须包含认 知洞见 教育的道德标准: 45 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教育必须包含有价 6 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 受的方式 消极德育观 :德育教育需要等待时机,它并不是教育者阿想进行就可以进行的 活动。只有当个体在道德实践中遇到道德问题,有接受道德指导的需要时,才对 他进行道德指导。 道德相对主义 :尽管道德相对主义的表现形式粼粼种种,但一般来说,其主要观 点如下: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而不 “” 是绝对统一的。这里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 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动力基础是有所差别的。按照道德相对主义观点,这个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不存在客观的是非标准。与此相反的道德客观主义, 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的关系: 则对客观的是非标准深信不疑。道德规则 是对学生行为的具体要求,道德原则是各种规则的一般概括,道德理想是对各项 原则的高度概括。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得以体现,道德原则通过各 种道德规则得以落实。道德理想指导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的运用,道德原则也指 导道德规范的运用。 惩罚的标准: 12 它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它必须是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 3 加某种痛苦或不快它必须由权威执行。 学校惩罚的伦理原则: 12 必须按正当的程序实施惩罚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 34 施惩罚惩罚必须仅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惩罚学生 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自从学校的诞生,道德教育的部分责任由家庭转移到学校, 学校在促进个人道德发展上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学校与社会联系日益 1 密切,学校在促进社会道德进步上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个人道德发 1 展来看:()教育是促进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是在社会影响下成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这种社会影响中有自发和自觉之别,因此儿童在道德发展中

腾讯文库德育原理整理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