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样例5)[修改版]
第一篇: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相关文体知识 2.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3.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文中优美的
10-- 第一篇:《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相关文体知识 2 .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3 .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文中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4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写景 的巧妙,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 :“” 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山川之美, ”“”“” 古来共谈。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 二、作者简介:陶弘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 mo,“” ()陵人世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三、作品背景: .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本文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 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看透了浑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的。这 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是六 朝山水小品名作。 ”“”“” 四、题目解说: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 审美性完美结合。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朗读: 1. 教师带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朗读节奏

![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样例5)[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vGCn4Je2XivPNgL4FfAz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