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之议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之议关键词:林地生产力;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 摘要:论文通过对参后还林地经营利用情况的对比,得出结果:对参后还林地实行集约化经营,采取树种搭配,长短结合等措施,可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之议 关键词:林地生产力;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 摘要:论文通过对参后还林地经营利用情况的对比,得出结果:对参后还林 地实行集约化经营,采取树种搭配,长短结合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抚松县是吉林省重点林业县份之一,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西北麓, 松花江上游,地理位置在东经127°0l′-128°05′,北纬41°42′-42°49′, 东西长87公里,南北125公里,总面积6148平方公里,是唯一的中国人参之乡。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林参之间的矛盾,经科学论证,省政府吉政发 [1980]71号文件《关于抚松县实行以林为主调整林业用地请示报告的批复》从周 边企业局划拨了49.4万亩国有林地社队,用作抚松参业三十三年轮作用地,这 次调整林业用地后中,全县林参轮作面积为33.9万亩。 过去由于制度不严、管理滞后、重采轻造等因素的影响,只为生产木材而忽 视了造林,造成了抚松县大部分乡镇33年轮作不能实现,有的乡镇濒临资源枯 竭。为了尽快使这些地方走出困境,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林地资源,使其 发挥出最大生产力,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为今后发展林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去抚松县采取的是参后还林,在人参作货后,按照设计要求,栽植落叶松、 云杉、杨树等速生树种,一般都是按参串的规格来确定造林密度。20世纪80-90 年代,由于管理粗放,挂串时实行10尺挂串,这样每公顷可以产成品土900丈, 造林规格一般就确定为1.5m×2.5m,每公顷栽植苗木2667株;90年代后,由于 可作参地的林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参农在挂串时为了节约土地采用了9尺挂 串,使马道(工作道)和池面缩小,每公顷可以出参土1000丈,造林规格也相 应确定为1.5m×2.0m,每公顷造林密度为3333株,比过去每公顷多栽了667株。 从抚松县实际情况看,由于森林皆伐后用作参地,人参作货后在造林,由于 种参时参农对参地施入了大量的肥料,因此土壤肥力很高,如果把造林树种选择 好,科学的确定经营方向,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林地生产力。2002年我们搞了一 个试验,参后地确定经营红松果林,由于红松属于慢生树种,生长前期需要蔽阳, 我们可以在红松果林地里营造可以提前收获,又不至于影响红松果林生长的树种,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