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风景旅游区域协作之我见

发展风景旅游区域协作之我见随着____的发展,我国的不少风景旅游区正在逐步走向联合、走向协作,如,云南、贵州、四川、广西、__西南五省区的旅游协作网络__,陕西、四川、湖北、甘肃、河南五省的“三国游”

发展风景旅游区域协作之我见 ____ 随着的发展,我国的不少风景旅游区正在逐步走向联合、走向协作,如,云南、贵州、 ____“ 四川、广西、西南五省区的旅游协作网络,陕西、四川、湖北、甘肃、河南五省的三 ”________ 国游协作等等。这些在探讨体制、交流信息、资源、互送客源等方累了一定的成 功经验,但也存在着协作程度不深、协作盲目性大等问题。 本文试从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区域协作的必然性和方式上进行论述,以期得出区域协作的一 般规律。 一、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域协作的必然性浙江是我国风景旅游资源大省,按地理位置划分, 可分为浙西、浙东、浙南、浙北、浙中五个风景旅游区。在五个区域中,浙西与浙中无论在 __ 地理位置、交通状况、风景特色及民俗风情上均有较为密切的。在1990年以前,浙西 __ 与浙中的风景旅游基本上是相互的。浙西线以杭州市为集散地,依托320国道和富春江 ———— 新安江千岛湖水上航线开展旅游活动,是浙江重点推出的旅游线;而浙中区相对来 说处于温冷地带,是以金华市为中心集散地,依托330国道和浙赣线开展小范围的旅游活 动。1990年之后,民间的风景旅游协作开始逐步形成,到1994年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这种较大区域的风景旅游协作使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协作集团应运而生。浙中、浙西风景旅 __ 游协作集团的成立也标志着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区域协作进入了正常轨道。旅游线有、温 __ 线和冷线之分。随着新旅游点的、老景点的深化以及游客需求的变化,热、温、冷三者之 间可以互相转化。从浙中、浙西区域来说,浙西线自1980年起一直就是浙江旅游的热点, ’’’ 但自1992年开始,我国相继推出了92中国旅游友好观光年,93中国山水风光年, ’ 94中国文物古迹旅游年,95中国民俗风情旅游年等专题旅游活动,使得该区域内每年均 “” 形成一些主题热点。浙中线逐渐地热起来,并大有与浙西线并驾齐驱之势。同时,以义 __ 乌小商品市场、诸葛镇、黄大仙故里、大慈岩、千岛湖、富春江小、天目溪漂流等为主的 新旅游热点,已经取代由瑶琳仙境、灵栖洞天、兰溪地下长河、金华双龙洞、杭州灵山幻境 __ 等溶洞组成的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多个热点组成的新旅游。如:1995年初,浙江省各 ————__———————— 大旅行社联合推出杭州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千岛湖大慈岩诸葛镇兰 —— 溪、金华黄大仙道观义乌小商品市场旅游线,就是顺应旅游形势变化而形成的区域协作。 这条新旅游线不仅将自然山水、人文古迹、民俗风情的旅游热点连在一起,而且把浙西、浙 ____ 中完完整整地拴在一起,以带温线,以温线促,构成浙西、浙中多方位的协作体系。纵 ____ 观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近几年来,浙中在、交通和旅游环境上的变化幅度很大。从 ____ 发展来看,浙中各县、市经济迅速腾飞,东阳建筑业、义乌小商品市场、兰溪家电和化 工工业、永康的五金工业等在全国均有影响,使得浙中地区成为浙江的富庶之地;从交通发 展角度来说,随着金温铁路的投资建设、浙赣铁路复线的竣工、义乌机场的开通、330国 道的拓宽,交通状况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在旅游环境上,浦江仙华山、金华观(黄大仙道观)、 __ 兰溪诸葛镇和黄大仙故里、金华斗牛、武义龙潭背等新景点的,有力地提高了浙中地区的 …… 知名度相比之下,浙西的发展状况较为一般,这样,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风景旅游区域 协作便成为必然。 二、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域协作的具体内容1.共同探索风景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在我国, 由于风景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参差不一,加上人们对风景旅游业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管理 体制较为混乱,在省、市、县级出现了多种管理方式。就浙西、浙中而言,就呈现出四种管 __ 理体制。一是小体制,即在风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一定级别的

腾讯文库发展风景旅游区域协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