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铝层及NiTi形状记忆合金等离子电解氧化工艺与机理研究
浸铝层及NiTi形状记忆合金等离子电解氧化工艺与机理研究本论文研究了Q235钢、工业纯钛和NiTi形状记忆合金(SMA)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的工艺与机理,分析了获得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相组
浸铝层及NiTi形状记忆合金等离子电解氧化工艺与机理研究 本论文研究了Q235钢、工业纯钛和NiTi形状记忆合金(SMA)表面等离子 体电解氧化(PEO)的工艺与机理,分析了获得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相组成 与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采用热浸镀铝(HDA)和PEO相结合的方法,在 Q235钢基体表面获得一层陶瓷层。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膜层的断面及 表面形貌,用X-ray衍射仪(XRD)分析了陶瓷层的相组成,特别是使用透射电 镜(TEM)对陶瓷层进行了观察和选区电子衍射;综合分析了陶瓷层的形成过程 随PEO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陶瓷层向内外生长的比例 关系,提出了膜的形成及表面现象与对应的电压区间的关系模型;研究了陶瓷层 的硬度、耐磨性能、孔隙率和耐蚀性能;对Q235钢表面热浸镀铝层PEO的反应 机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复合膜层由三层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Fe-Al合金层、纯 热浸镀铝层和PEO陶瓷层,各层之间达到了冶金结合,陶瓷层表面存在较多的孔 洞和裂纹。随着PEO时间的延长,陶瓷层表面颗粒变大,重熔、凝固程度增加, 孔洞增大。 (2)陶瓷层主要由晶态Al<sub>2</sub>O<sub>3</sub>相组成,并含有一 定量的非晶态相。晶态Al<sub>2</sub>O<sub>3</sub>相包括 κ-Al<sub>2</sub>O<sub>3</sub>、θ-Al<sub>2</sub>O<sub>3</sub>和 β-Al<sub>2</sub>O<sub>3</sub>,其中β-Al<sub>2</sub>O<sub>3</sub>相含 量最少。 随着PEO时间延长,非晶态相逐步向晶态相转变。κ- Al<sub>2</sub>O<sub>3</sub>的晶体尺寸分布范围较宽,小者不足100nm,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