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级安全社区基本条件
北京市市级安全社区基本条件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广“安全、健康、和谐”的安全社区建设理念,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逐步提高社区事故预防和伤害预防水平,推进我市安全社区的建设,根据国家安全
北京市市级安全社区基本条件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广“安全、健康、和谐”的安全社区建设理念,提 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逐步提高社区事故预防和伤害预防水平,推进我 市安全社区的建设,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 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结合本市实 际,制定本市市级安全社区基本条件。 一、社区 社区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关系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作、居住、休息、娱乐的人们 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具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或 特征: (一)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二)有一定的地域界限; (三)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和经济生活,居民按一定的方式和结构分布并具有一定 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安全社区 安全社区是指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 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安全社区的创建,以一个街道或乡镇为单位。 三、市级安全社区评定指标 (一)建立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组织机构 1.社区组建了由安全生产、社会工作、卫生、公安(消防、交通、治安)、民政等 部门,区内医疗、教育、生产、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代表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相关人 员参加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组织机构。设立安全社区创建办公室,定期开展活动, 组织、协调各方面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障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成立有关管理工作组。业务范围包括安全目标、计划制定,宣传教育培训,安全 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安全健康绩效的检查、考核与评估,信息交流,档案 管理等内容。 3.成立有关专业工作组。由管理人员、志愿者代表、技术人员、安全专家组成的专 业组织,负责应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 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 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促进工作,包括事故伤害辨识及其评价、应急预 案和响应、监测与监督、预防与纠正措施和评审及持续改进等内容。 (二)建立健全各项社区安全管理制度 4.建立体现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的安全目标管理和计划促进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