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超出答题区域 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5。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其中“君子”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如“君子义以为质”“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大到国际关系,小到个人修养,都体现出对君子和君子人格的肯定与强调。 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君子人格? “君”,在商朝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本意是发布命令。“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君”“子”合 称,是对当时贵族统治者的尊称。“君子”较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 保,天降之咎。”除《尚书》外,《易经》《诗经》中也有关于“君子”的记述。在这些典籍中,君子一 词已经涉及仁、义、礼等概念,但此时君子还仅仅是一个概念,不具有完整的、系统性的内涵。完成君子 内涵的建构并设定其人格特征的是孔子。孔子对君子做了品德、情感、行为甚至生活情态等多方面的界定, 赋予君子以近乎完美的人格意义。此后,君子成为儒家理想的人格典范,并成为儒家人格修养的目标和道 德实践的标准。 君子人格首先表现为内在品德。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自觉为前提的。在儒家看来,道德自觉主要表现为 情感,如孔子所言“仁爱”,孟子所言“四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在道德情感基础上, 认同社会普遍的核心价值与行为规范,形成道德发生的心理机制,是君子人格构成的基本条件。儒家重视 君子人格的养成,强调道德自觉的重要,这一点体现在孔子对仁的追求中。《论语•颜渊》中说:“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仁的道德自觉并非只是个人的道德冲动,还体现为社会责任。 其次,君子人格表现为一种能力。儒家把这种能力称之为中庸或絜矩之道。君子人格中不但有德性认 知,还有应对具体事务的能力,保证道德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所以,君子人格既有自发性,又有规定性; 1

腾讯文库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