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十道作文话题:中华文化十个重要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诸多重要元素一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 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诸多重要元素 一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 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 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 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 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 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 中、守中致和的思 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元素共 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一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① 作者简介 杨朝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华孔 子学会副会长) 202362 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谈到深 刻把握中华文 明的特性时,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首先说 到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 会理想。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出自孔子之口,见于《孔子家语》和《礼记》中的 《礼运》 篇。孔子回望历史,认真研究〃先王之道〃,深刻反思现实,形成了他的 这一社会理想。在《孔 子家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弟子子游说:〃大道之行,天 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 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 孔子时代,天下无道,礼崩乐坏。他认为尧、舜、禹、汤、文、武时代是一 个〃有道〃之 世,那时,人们以天下为公。所谓〃背私为公〃,〃公〃可理解为〃共〃, 指人们的公共意识、 公共道德。天下为公,是人们都修为自己的公德心,生活在 一起的人们应休戚与共,协同一致, 强调要有明确的〃社会性〃意识,努力做一个 〃成人〃,做〃大人〃〃君子〃。所以孔子主张扶 危济困,互相关心,而不是各行其是, 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害人,弱肉强食。 中国文化以孝悌为根本,强调仁爱精神与敬畏观念。中国哲学可视为关于''家〃 的哲学, 以家为本位,由家而国,由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孔子主张由孝、 悌培养爱、敬,把孝与 悌看成〃人之本〃,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人们由家庭走 向社会,中国思想便打通了家庭伦 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把父母对于子女的自然 情感进行社会化应用与理解,产生了家国一体的观 念。这是中国〃天下大同〃〃天 下为公〃理想追求的认知基础。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孔子还简洁表述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整理 的《尚书》中就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说法,诸子百家也大都重视 公义,早期典籍有诸如〃 公者明〃〃无私者正〃〃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公生明,偏 生暗〃之类的表述。孔子的这一 社会理想影响很大,历史上这样的类似表述不胜 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强 调人与自然之间整体有序的和谐 状态。董仲舒通过将阴阳、五行学说合而并用,提出''天人同类、 相感相应〃之说。 ・ 〃万物并育〃出自《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 德川流,大 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句话的原初意义是强调万物并育 不相妨害、道路并行互不冲 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宽广胸怀、深厚仁德和 高明智慧的理想境界。从生态视角来看,意

腾讯文库2024年高考语文十道作文话题:中华文化十个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