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今日来到教室,老师便说道。“同学们来讲讲《潘先生在难中》吧”,我才发现上周布置的阅读任务我全当作耳边风忘了。都说旁观者无权插嘴,我只好静静地听他们将想法道来。其中,有些感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今日来到教室,老师便说道。“同学们来讲讲《潘先生在难 中》吧”,我才发现上周布置的阅读任务我全当作耳边风忘了。 都说旁观者无权插嘴,我只好静静地听他们将想法道来。其中, 有些感触。 也许由于近日讲的都是“鲁迅”之类的文章,所以提到潘先 生,大家都批判他,说他虚伪、小气、庸俗……总之似乎所有不 堪的词语估计都可以在他身上成功应用。潘先生与车夫讲价,所 以他是小气的。潘先生听到战乱的消息后携妻儿逃往上海,所以 他是懦弱的苟且的。在大家的盛情举荐下,潘先生为军阀杜统帅 写了歌颂标语,所以他是虚伪的。 我想说,同学们并没有从作品中的人物、背景出发,没有从 自身的情感出发来阅读。而是带着惯性理解、平日里所学所谓“批 判”来看待在难中的那位潘先生。难道你妈妈在菜市场跟菜贩子 讲了一下价,她就是小气虚伪的人了吗。潘先生举家逃亡,自己 前途未卜,全家指望他一人荷包。当一个人于世了无牵挂,独来 独往与人毫无瓜葛的时候,他可以清高,可以高尚,可以英勇献 身,可以以死捍卫某些飘飘忽的东西。但潘先生不是“一个”人, 他是一个家庭,妻子儿子是他的一部分。他,是一个有责任感有 担当对家庭负责的人。不逃亡,难道置妻儿性命于战火之中。不 讲价,战火也许就烧了他那生计路。不回学校,家中张开就是几 第1页 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