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一件好事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一件好事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德国作家莫柯奥夫写的。文字朴实无华,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善良。课文大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了一件好事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册一件好事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德国作家莫柯奥夫写的。文字朴实无华,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善良。 课文大体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了一件好事的起因。“我”和姐姐一心想为“穷人”做好事,做 什么好呢?商量后姐弟俩决定:通过“红十字会”送些衣物给“穷人”。 第二部分(第6—10自然段)写了一件好事的过程。先想到穷孩子需要衣服,就分别把自己的衣服、 裤子捐了;但又一想穷孩子还有父母呀,于是把爸爸妈妈的毛衣、外套也捐了;最后又想到穷人还 需要穿鞋,就把爸爸的新鞋也捐了。这件事“好”在哪里呢?从两个孩子的角度看,他们这样做既 没有私心,也没有听谁的安排或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更不是想得到什么。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善 良的愿望,是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想帮助穷人。 姐弟俩的对话很有趣。弟弟年龄更小,不知道该怎么帮助穷人;捐出衣物后,不能确定是否是 一件好事。姐姐克拉拉弟弟大多少,但是她以为自己长大了,可以主动地、负责任地干一件好事, 不但提事的主张,还策划好了如何做:“你拿出一条裤子,我拿出一件上衣。”对弟弟提问,她认 为“这很简单”。她也确实比弟弟懂得多,知道红十字会,知道如何捐出衣物。她心里非常清楚这 是件好事,“一件非常好的事”,所以才有上面的行为。但是她毕竟小孩,掌握不好办事的分寸。“很 费力地把口袋拎到楼下”,说明他们捐的衣物多,也说明力气不足。一想到穷人家的孩子“还有贫 穷的父母呢”,就把自己父母的衣服拿出来了。 第三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一件好事后的结尾。当他们的父亲责怪他们送掉了自己的新鞋时, 他们说:“为什么穷人就该老是穿旧的东西呢?”“那样他们看上去了”。由于年龄小,孩子们 还不会在为别人打算时兼顾家里人,他们也还不懂得真穷人命运的办法不是这样一味地“送”。他 们令父母哭笑不得的行为,表现了孩子幼稚,不成熟。爸爸最后还是“笑”了,因为他虽然少了一 双新鞋,却为孩子们有的心感到欣慰。 这件事的结果是好的:第一,从对话中可以推测:得到他们衣物的穷人没有“老是穿旧的东西”, 看上去也不显得“更穷了”。第二,因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得到了快乐。第三,爸爸最后还是“笑” 了,因为他虽然少了一双新鞋,却为孩子们有颗善良的心感到欣慰。妈妈也很高兴。 姐弟俩的行为具有代表性。在整个社会中,关心穷人的并不只是他俩,有红十字会;楼下门前 “许多袋子”说明捐衣物的人很多;父母对姐弟俩的首肯,都说明帮助穷人是一种风尚。 虽然文章写的是高尚的行为,但人物却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事情完全是顺着人物的性格自然发展 的,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更加真实,更加感人。孩子们一本正经做好事的态度与年龄显示出 的幼稚相冲突,使本文具有幽默的意味。 附送: 2021-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一件好事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