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摘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新世纪我国历史教改的新课题和发展趋势。从历史研究的基本手段和要求来看,网络信息技术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摘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新 世纪我国历史教改的新课题和发展趋势。从历史研究的基本手段和要求来看,网络信息技术 为高中历史科目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丰富的网络资源使研究性学习真正具有 了“研究”性质,大大拓宽了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范畴,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学习 情境提供了支持。当然,网络资源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因而,只有通过检索定位、信息筛选 与组织等手段和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才能使网络信息资源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 习中得以有效的利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 研究性学习 资源整合 一、缺乏网络信息资源支撑的研究性学习的局限性 (一)难以开展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 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必须有比较 广泛的教育资源基础;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式的、创新性的学习活动。从这种定义 来看,开展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从历史科目所具有的特点来看,这 些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研究性活动所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包括开展活动的教 室、电脑等;二是研究所用的“资料”。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研究非常强调占有研 究“资料”。历史研究资料有很多种类,有历史文献、历史档案、历史文物、历史遗迹、音 像资料、研究著作和论文等。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但从 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几个大城市中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中小城市的高中生要 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所需的研究资源只能是主要依靠网络信息资源。现在,各类网上图书馆、 专业历史研究网站、历史博物馆等提供了大量的网上电子图书、研究论文、音频、视频等网 络资源。为高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条获取研究资料的便捷途径。 目前,从一些地方开展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来看,由于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教师总 是担心学生找不到相关资料,因而教师往往自行选一个课题(其实是布置一篇论文),再把 自己所拥有的研究资料给学生,让学生去做。由于研究课题完全由教师决定,同时,由于研 究资料的贫乏,学生的独创性、探究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往往东拼西凑一篇论文,教师则随 便给学生一个分数,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的研究性学习中相当普通。 由此可见,没有广泛的研究资源作为基础,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研究” 意义可言。 (二)选题面窄。许多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选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时,往往要求学生以地方 历史作为研究的首选的课题,把历史研究性学习同地方史研究等同起来。教师这么做主要出 于两种考虑:一是寄希望于地方史资料容易获得和其相对独有性,期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 果具有创新性;二是担心教材上的问题研究的比较“透”,同时,资料不易获得,不易出“成 果”。其实,只要很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即使是根据历史教材选定的课题也可以“创新”。 比如朝鲜战争研究,国内外对其研究的很多,相关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网上仍有很多 资源可以利用,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志华教授利用其从原苏联购回的大批原始档案资料, 翻译了大量与朝鲜战争相关的资料并发布在个人网站上,所有研究历史的人都可以免费利用, 其中一些资料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也是国内首次发布。利用这些资料研究朝鲜战争,仍 然可以研究出“新意”。现在,许多历史教师成天沉浸于教材之中,科研素质不高,对历史 研究的动态与状况了解甚少,欠缺网络信息资源搜索、整合能力,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研 究性学习时选题面非常窄,限制了学生研究性思维的发散。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很好地整

腾讯文库高中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