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江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余江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蔡伦于公元105年研制成“蔡侯纸”,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逐步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A.欧盟建立 B.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 C.统一大市场建立 D.欧元启用 江西省上饶市余江第二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2022 含解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D 1. 蔡伦于公元105年研制成“蔡侯纸”,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逐步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的书 4.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 写材料。这说明( ) 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 A.国家分裂阻碍新技术的推广 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B.魏晋时期文化教育比东汉发达 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C.魏晋时期手工业比东汉发达 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D.当时新技术的推广过程比较长 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参考答案: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参考答案: 考点: 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B 解答:题干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造纸术得到了改进,可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逐步取代竹木简 察举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这种选官制度 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说明新技术的推广过程比较长,故D项符合题意; 是察举制。A项说法错误,察举制并不是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的,察举的对象有官吏也有平民;C项不 题干材料不能看出因为国家分裂阻碍新技术的推广,故A项错误; 符合史实,隋唐后主要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D项描述的是科举制,不符合题意;由“四科取士”的 题干材料不能看出魏晋时期文化教育比东汉发达,故B项错误; 具体规定可知该选管制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造纸术的发展,故C项错误.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故选D. A.“英日同盟”的缔结 2.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年 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 )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A.“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答案: 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D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6.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 参考答案: 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B 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 A项表述有误,“教育革命”对教育是大摧残;C项与该教授无关;D项中的《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 促使欧洲人民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是 3.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