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故事四则教案新人教版

《第30课 寓言故事四则》教案教材分析: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

《第30课寓言故事四则》教案 教材分析: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 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 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 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 意,允许从不同角度作概括。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3、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导入 寓言总是很受孩子喜欢,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 读“课前导语”。 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思考:①“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②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 ③一个银元是贵还是便宜? ④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 有怎样的影响? 2、根据情节,归纳寓言寓意。 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 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 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 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飞走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 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 寓意也要改变了。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 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并且 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

腾讯文库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故事四则教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