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精要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精要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

P10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图1.10)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精要 时间 原因 方向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 人口大规模西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由乡村流向城市 1.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0世纪20—60年代 自然灾害、农业危机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2.P2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3图1.2,1.3) ⑴20—— 时间特点:不断增长,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发展 从东北部工业区迁往西部和南部 ⑵ 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降,人口增长快。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1. P51.6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图) ★P12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判断方法 构成 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类型 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 及 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 自然增长率% 特点 影响因素 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 ⑵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 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⑶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⑷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相关) ★2.P67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 P1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3) 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 ★ 合理人口容量 ⑴ 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 ⑴2050 世纪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 ⑵⑶ 国家政策社会福利 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⑷⑸ 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⑹ 自然环境 ⑷ 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实现的措施 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 一、人口的迁移 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1.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 三、P14活动 ★2.P8 人口迁移分类(课本~9图1.8)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特点 方向 人口迁移分类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19世纪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于殖民扩张,人口从欧洲迁往美洲和大洋洲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 二战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⑴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地⑵拉丁美洲人 耕地. 国际人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口迁往美国、加拿大和西欧⑶西亚和北非由于石油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口迁移 开采,招募大批外籍工人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20世纪80年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 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代中期前 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组织 国内人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的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口迁移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0世纪80年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移以 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工矿区迁移;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代中期后 自发迁移为主,流量大频率高 ★ 一、城市形态(补充)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 其他因素 ★P10 主要因素(课本~11)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用地规整, 地形限制、河流阻隔或规划控制 沿交通线分布,受地形限制或沿河分布 形态集中 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 ⑴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 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的变化。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城市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⑵个人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又是丘陵山区)、浦东新区

腾讯文库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