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2021中小学课后校内服务“5+2”模式工作方案[修改版]

开展2021中小学课后校内服务“5+2”模式工作方案3篇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

2021“5+2”3 开展中小学课后校内服务模式工作方案篇 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广大家长对 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利用学校资源有效解决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 切实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避免监管盲区,减少意外事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 定以下指导方案,请各中小学对照执行。 一、总体要求 充分利用各中小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是培养 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节假日监管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 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各校要 不断创新校内课后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 “” 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实施原则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 则。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学校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 , 安全保障措施,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二)课后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并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 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 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 (四)服务内容、费用标准等事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 行成本的做法,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工作目标 , (一)切实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缓解部分家长接送和照看学生的困难。 (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 为刚性需求的学生家庭提供基本的课后服务,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 (二)服务时间。

腾讯文库开展2021中小学课后校内服务“5+2”模式工作方案[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