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第五版《传热学》常考思考题汇总-推荐文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传热学 (郭亚军)常考简答题题目类型:10道简答题(*6分) 三道大题14分/14分/12分 无填空题 无选择题 重点看课后思考题哦绪论1.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热学(郭亚军)常考简答题 10*6 14/14/12 题目类型:道简答题(分)三道大题分分分无填空题无选择题重点看课后思考题哦 绪论 1.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坏。试从 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 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 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2.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 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 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3.ABAB 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与,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 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4 热水瓶胆剖面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瓶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内胆外壁及外胆内壁涂了反射率很低的银。 试分析热水瓶具有保温作用的原因。如果不小心破坏了瓶胆上抽气口处的密闭性,这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解:保温作用的原因:内胆外壁外胆内壁涂了反射率很低的银,则通过内外胆向外辐射的热量很少,抽真空是为 了减少内外胆之间的气体介质,以减少其对流换热的作用。如果密闭性破坏,空气进入两层夹缝中形成了内外胆 之间的对流传热,从而保温瓶的保温效果降低。 5、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试解释 原因。 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人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 5 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20℃,1.01325×10Pa时,空气导热系数为0.0259W/(m·K),具有良好的保温性 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 答: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的不同。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气温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 向是出室外传向室内。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因此冬季和夏季 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 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根据上题人体对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的原理,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 厚一些的绒衣。 7、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热传递方式 (1)由热水到暖气片管到内壁,热传递方式是对流换热(强制对流); (2)由暖气片管道内壁至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导热; (3) 由暖气片外壁至室内环境和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8t0℃—( 、冬季晴朗的夜晚,测得室外空气温度高于,有人却发现地面上结有层簿冰,试解释原因若不考虑水表面 ) 的蒸发。 TeTskyh 解:如图所示。假定地面温度为了,太空温度为,设过程已达稳态,空气与地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地球 TcTsky 表面近似看成温度为的黑体,太空可看成温度为的黑体。则由热平衡: , Ta0℃Tsky0℃Te0℃ 由于>,而<,因此,地球表面温度有可能低于,即有可能结冰。 导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