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综合练习之文言文基础练习

(一)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

(一)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 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 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rěn):移 动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者( )以( )从( )及 ()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衽以从阴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二)眉、眼、口、鼻四者,毕(都)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 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 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 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①神:灵性。 ②厮:相互。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故吾位居汝上( )我若居眼鼻之下( ) 6.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吾能 别香 臭然 后子 可食 故吾 位居 汝上 7.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译文: 8.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腾讯文库苏教版七年级上综合练习之文言文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