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析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回顾与分析
试析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回顾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一、主要研究成果回顾 (一)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 现实性问题
试析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回顾与分析 “ [论文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一、主要研究成果回顾 (一)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 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方 面,部分研究还将视角延伸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上。我国西 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主要是观念上认识不足、物质 上投入不足、结构上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上教师队伍水平不高。针对发展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研究者认为西部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办学定 位不准确、办学价值取向“一元化”以及价值追求失衡等方面的困境阻碍了西 部职业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 的主要问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甘宁青民族地区为例,从办学体制而言,以 政府投资为主,办学体制僵化,融资渠道狭窄,责权利不清晰,限制了中等职 业教育发展;从结构体系而言,学校布局分散,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与高职、 普教、成教沟通衔接不畅;从办学模式而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发展缓慢,目 前仍以“校校联合”为主体,通过借助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学校的教学资源来实 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从专业设置而言,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仅 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专业设置而言,甘宁青民族地区中等职业 教育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现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技能 训练而言,因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方法很难保证、技能实训基地匮乏等因 素导致技能训练薄弱。 (二)发展对策与战略的选择 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体体现 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 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随产业结构 的变化而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技术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