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朱 冰 清 【内容提要】 本文从语文教学目标、社会发展需求和中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三个方面,论述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与特征,以及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朱冰 清 内容提要 【】 本文从语文教学目标、社会发展需求和中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三个方面,论述加强口语 交际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特点,作了简明的表 述;就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六个途径,并特别提示,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对 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作了一些探索,提出了一些操作意见。 关键词 【】 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训练、评价。 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社会开放扩大了人们交际的范围,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明显增加,语言的交流 价值也日趋体现,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学大纲》,把过去的“听说能力”教学目标改为“口语交际 能力”。这一修改不是简单的词句改变,而是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广的意义。对此,我们中学语文教师都非常关 注。笔者对这个问题作过一些思考和探索,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意在抛砖引玉,以求同仁赐教。 一、 加強“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从语文教学目标看,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不容忽视 。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 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 考试圧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背句,耐心讲解,而把许多能力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中小学的 《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都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列入了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必须提高学 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顺应时代所需,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再也不容忽视了! 2、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也非常必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人际交往将越来越频繁,口头语言在人们交往中的“便捷”优点凸显。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每个人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其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越来 越多的人已强烈地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并自觉地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已的口语交际能力。 3、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看,迫切需要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以课堂发言为例:小学生最踊跃,初中生寥寥无几,高中生自愿发言的就更少了。调查发现,15岁是孩子语 言能力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很多15岁前能说会道的孩子,到15岁后,就变得腼腆而不善言辞。语言专家称之为 “15岁现象”,并明确指出,这种现象并非完全因为青春期造成,是孩子在语言上的“转型期”。15岁之前,孩子 的语言处于自然表达状态,他们无所顾及、思维活跃,想到什么说什么;15岁后,孩子开始懂得说话应有所顾忌, 但却还没有掌握很多正确的表达方法,造成了在一些场合常常语塞的现象。专家指出,如不抓紧这个时机培养引导, 将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甚至求职就业。 在职业高中,生源相对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很少有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由于自卑和缺少锻炼形 成的怕在公众场合发言等原因,使得这些学生进入职中后更怕发言。 由此可见,不论在普高或职高,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都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既是21世纪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二、 1、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区别 (1)单向性与互动性之别。 是一种内容较为单纯、固定,可以听后慢慢回味理解和说前从容组织语言的单方面 听话、说话是单方面的, 活动;而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它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题, 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你来我往,言语交锋,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2)听说技巧相对单一,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表达技巧。 因为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它不仅需要听说技巧,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 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主要因素是:良好的语音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 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2、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

腾讯文库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