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2.14 近似数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2.14 近似数教学目标:【基本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由给出的近似数,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2.给一个数,能熟练地按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教学重点】近似数、精确度等概念和给一个数能按

2.14 近似数 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由给出的近似数,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 2.给一个数,能熟练地按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教学重点】 近似数、精确度等概念和给一个数能按照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的要求,四舍五入 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 按要求取一个数字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问题 (1)统计班上喜欢看球赛的同学? (2)量一量课本的宽度. 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统计的人数是一个实际完全符合的数,是准确数;如果量得课本 的宽度是18.4cm,是一个与实际宽度非常接近的数,称之为近似数. 【教学说明】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2 在小学里我们计算圆的面积S=πR,π一般取多少?(3.14)这是一个精确的数吗?小数位数太多, 不便于计算,常常保留两位小数,由“四舍五入”取π≈3.14,这就是“近似数”,小学里在小数 计算中经常把最后答案取近似数. 【教学说明】 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入手,进一步渗透为什么需要近似数以及如何取一个数的 近似数,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就是精确度的问 题. 我们都知道,π=3.14159…,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 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1

腾讯文库七年级数学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