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字识中国——鬼:现实主义的鬼话
读汉字识中国——鬼:现实主义的鬼话-国学教育论文读汉字识中国——鬼:现实主义的鬼话 现实主义的鬼话 甲骨文里的‘鬼”字,是人型上面有个可怖的面具,表现出古人畏鬼的心理。实际上,鬼
读汉字识中国——鬼:现实主义的鬼话-国学教育论文 读汉字识中国——鬼:现实主义的鬼话 现实主义的鬼话 甲骨文里的‘鬼”字,是人型上面有个可怖的面具,表现出古人畏鬼的心 理。实际上,鬼文化在中国经过漫长演变,人们对鬼的态度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畏 惧,发展出形形__的鬼故事……鬼的世界,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面镜子。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 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 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 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 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有一个人赶夜路,不小心碰见一个鬼。这样的桥段若放在国外的恐怖片里, 鬼多半是个索命鬼,人也一定很倒霉,不是被吓死害死,就是面临一场血腥恶斗。 倘若类似故事发生在中国,结局可就难料得多。 1700年前的晋人干宝硬生生把这个故事讲成了一个喜剧:一个鬼赶夜路, 不小心碰见一个人,人问鬼是干吗的,鬼说,我是鬼。人说,我也是鬼。结果, 老老实实的鬼就被这个叫宋定伯的人给骗了捉去,变成羊卖掉了。这个鬼真是个 倒霉鬼。 中国何时有鬼,或是谈鬼?实物不可考,那么从概念的源头去找。甲骨文 里的“鬼”字,是人型上面有个可怕的脑袋。___说这个脑袋的形状是可怕的呢? 说文解字》上说,“人所归为鬼”,与“鬼”字有相同部分的“畏”字,是引人厌 恶、惧怕的意思,“禺”字是母猴样的怪兽,从字形上来说,三个字都是有怪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