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小结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教学内容】课本158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进一步系统地掌握方差来处理生活的数据,并做出决策,注意统计图表的选择,及对可能大小的分析等知识。过程与方法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教学内容】课本1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 进一步系统地掌握方差来处理生活的数据,并做出决策,注意统计图表的选择,及对可能大 小的分析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 体验对知识梳理、总结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序整理与处理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代表的意义与选用。 难点:实际问题中数据整理与处理。 【导学过程】 【】 知识回顾 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 刻画一组数据集中 、 合理选用平均数 中位数 趋势的指标 、 中位数众数 处 众数 理 数 据 刻画一组数据离散 方差 程度的指标 探究一、 1、举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基准。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 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当一组数据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 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则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的部分数 据有关,当一组数据重复出现时往往用众数描述。 2、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加权平均数中“权”的意义。 3、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的? 方差是用来刻画数据波动的大小,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就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 4、如何用计算器求方差? …….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复习了什么知识? 【随堂练习】 1、某人对去莫干山旅游的游客人数进行了统计:10天中,有3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 400人,有2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600人,有5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350人,那么这 10天中平均每天的游客人数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