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埠头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埠头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将14C标记的T2噬

A 江西省赣州市埠头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可始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A正确;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处理口腔 401.5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上皮细胞后,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绿色,B错误;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 题目要求的。) 的,C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视野中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而染色体形态最清晰的时 14 期是中期,D错误。 1. 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将C标记的T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经过适宜 2 2 时间保温后搜拌、离心,检测上清液、沉淀物和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下列关于该实验及其他遗传物 3. 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 . 质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 A. 14 B.先用含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标记噬菌体 2 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 B.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充分证明了R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 C. 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参考答案: O 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 D. 2 C 参考答案: 14 T噬菌体的D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外壳含有C、H、O、N、S,因此用C标记T 2 2 C 噬菌体,其DNA和蛋白质外壳均有放射性。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 【分析】 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增加数量,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可以 分。因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所以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 14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估算其数量。 液中。综上所述,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并结合题意可推知:若将C标记的T噬菌体与未标记 2 【详解】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需的有机物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 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则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A正 14 AB 液,正确;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需要借助显微镜,正确; 确;T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用含有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 2 14 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混匀后被分成不等的两份,其中的酵母菌数量不同,由于是充分混匀的,故酵母 杆菌培养T噬菌体,可以获得含C标记的T噬菌体,B正确;格里菲思依据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 2 2 CO 菌的种群密度相同,错误;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种群数量会增 转化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推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 2 DC 加,正确。故选。 活细菌”的转化因子,C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是: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 4.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进行提纯和鉴定,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从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 是: 质,可见,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D正确。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2. 下列有关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可始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 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B.用健那绿染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后,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绿色 C.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核糖体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视野中多数细胞内染色体形态清晰 D.漂洗可洗去解离液,并防止解离过度 参考答案:

腾讯文库江西省赣州市埠头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