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新诗教育思索
文学史新诗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易彬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一 长期以来,新诗教育都是一笔糊涂账。新诗研究在大学里即便不能说是另类,但不同程度的被忽视是毋庸置疑的。[1]当代
18 第页共页 文学史新诗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易彬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一 长期以来,新诗教育都是一笔糊涂账。新诗研究在大学里即便不 能说是另类,但不同程度的被忽视是毋庸置疑的。[1]当代诗歌, 特别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此处专指 大学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当中的状况,大抵如1940年代资深语文 教育专家叶圣陶在回顾语体文(白话文)教学历史时的一个判断:尽 管"语体成为国文的教材和习作的文体"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从教 师素养的角度看,"语体始终没有好好教学过":喜新的教师专教一些 "新文艺"和论制度论思想的语体,结果是谈论了"新文艺"的故事和制 度思想的本身,而忽略了他们所担任的是属于语文教育的国文科。不 喜新的教师就只阳奉阴违,对于教本中编列的语体,一一翻过不教, 如果自选教材,就专选文言,不选语体;他们以为文言才有可教,值 得教。两派教师的做法绝不相同;但是有共通之点,都没有好好地教 学语体。[2]把这段话中的"语体文"(白话文)换作"1980年代中 期以来的诗歌","文言"换作诗歌以外的文体(特别是小说文体), 下面这个判断基本上就能成立:在大学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