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诗歌鉴赏训练题
高二诗歌鉴赏训练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景(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
高二诗歌鉴赏训练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 春行即景(李华) 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答: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 这首诗。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答: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菩萨蛮(李白)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 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答: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 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定风波 苏轼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①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②本篇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诗中的“风雨”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诗人的政治处境,分析 过香积寺(王维) “风雨”的喻意,并概括诗歌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答: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