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教学论文 提高民办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走向
提高民办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走向 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陆续颁布了《民办 HYPERLINK "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List_15.html"
提高民办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走向 教育 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陆续颁布了《民办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 条例》等政策来规范和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但从实践看,民办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 民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民办学校的师资建设等瓶颈问题。这对民办学校教师的队伍发展 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也影响着民办学校的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和民办中小学校有责任把提 社会发展战略 高教师地位作为学校的之一。 一、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背景。 从2006 年1 月1 日起,基础养老金单位月缴标准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社会保 障制度改革方案由月平均工资的20%上调至30%,即民办学校在教师工资之外还要向社保基 金缴纳30%的学校教师月平均工资,民办学校原有的相对于部分公办学校教师的酬金优势正 在减弱并逐渐消失。 理学公司 由海峡都市报联合福建省心会、福州博智市场研究做出的一项调查表明,半数 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不高[1]。民办学校教师社会地位不高首先在于民办教育 还未真正实现与公办教育学校同等法律地位、教师同等身份,具体表现在工资待遇、职称评 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作为教育发展宏观规划者和规范者的政府,担 负着提高民办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主导者身份。从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看,政府干预教育 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法律来引导教育的发展。由此,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社会地位有关的政策。 二、已有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社会地位的相关政策。 影响和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有很多。金一鸣在其《教育社会学》中指出衡 经济 量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人们一般以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方面作为评 价标准[1]。笔者根据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将影响民办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主要归 纳为工资待遇、职称评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 通过对已有相关政策的研究分析发现,提高民办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主要围绕工资待 遇、职称评聘、社会保障和其他几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政策又是工资待遇。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吉林、贵州、黑龙江、辽宁、山西、江西、深圳、内 蒙古、湖南等地完成了地方立法,另有河南、甘肃等地也已经制定了法律草案并进入审议阶 段,还有更多的地方制定了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各地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