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共工怒ۥ触不周山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题及答案 一、原文、译文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缺乏,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题及答案 一、原文、译文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缺乏,北饮 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不断追逐到太阳落下的地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 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 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出处:《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夸父 逐日》体裁是神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夸父逐日(追逐太阳;)(2)与日逐走(竞跑、赛跑)(3)入日(追 逐到太阳落下的地点)(4)欲得饮:想要(5)饮于河(于,到)(河,黄 河)(6)河渭缺乏(黄河、渭水)(7)北饮大泽(向北、“去北方”;大 湖)(8)未至(到达)(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10)道渴而 死(道,“在半路上” 而,表修饰)(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他的) (12)化为邓林 (即桃林) 四、成语1、“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宏大的力 量和气概。 五、课文理解 中心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如何样认识神话主题?): 《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 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究大自然、制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韧斗志。 .六、内容填空题原文答复: 1、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2、说明夸父 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饮于河、渭;河、渭缺乏,北饮大泽3、说明夸 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未至,道渴而死。4、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 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