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优秀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优秀教学设计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认识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2)了解微粒的散射。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会碰撞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优秀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认识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 (2)了解微粒的散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会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与否,体会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 教学难点: 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碰撞过程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的一种特殊过程,因而碰撞具有如下特点: (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提问: 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因相互作用时间短暂,因此一般满足F内>>F外的条件) (2)碰撞过程中,物体没有宏观的位移,但每个物体的速度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改变。 (3)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只能不变或减少,不可能增加。 提问: 碰撞中,总动能减少最多的情况是什么?(在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总动能减少最多) (二)进行新课 1、展示投影片1,内容如下: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重锤自h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砸到质量为m的木楔上没有弹起,二者一起向 下运动.设地层给它们的平均阻力为F,则木楔可进入的深度L是多少? 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并给三分钟时间思考。 (1)提问学生解题方法: 可能出现的错误是:认为过程中只有地层阻力F做负功使机械能损失,因而解之 为 Mg(h+L)+mgL-FL=0。 (2)归纳: 第一阶段,M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m不动,直到M开始接触m为止。再下面一个阶段, M与m以共同速度开始向地层内运动,阻力F做负功,系统机械能损失。 MmMmm 提问: 第一阶段结束时,有速度,,而速度为零。下一阶段开始时,与就具有共同速度,即的速 度不为零了,这种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呢?(在上述前后两个阶段中间,还有一个短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Mm 中,和发生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这个阶段中,机械能(动能)是有损失的) (3)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完整的方程组 第一阶段,对重锤有: MvM+m 第二阶段,对重锤及木楔有: +0=().

腾讯文库2019-2020年高中物理《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