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

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2020年10月8日)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①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

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2020年10月8日) 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①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 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 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创作劳动却 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得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 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 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 ②恩格斯指出,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家 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历来的美学、艺术学,都把建筑列为一项重要的艺 术部落。古代埃及、西亚、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以至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 期欧洲的艺术创作成果,很多都表现在建筑上;有些艺术风格甚至是以建筑为典型。 黑格尔则以建筑作为美的进程的第一阶段即象征型艺术的代表。建筑 Archuitecture的原意是“巨大的工艺”,无论中国或外国,古代的“艺术”都是 工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无疑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课题。 ③人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 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 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 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 反映。但是这些感受(美感)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涵着某些特定的具体内容, 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 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嵋山

腾讯文库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