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西汉晚期,耧犁已传到辽阳一带,辽阳的汉末村落遗址和北京清河汉代遗址中,都发现铁质耧足。江南大部分地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摸 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西汉晚期,耧犁已传到辽阳一带,辽阳的汉末村落遗址和北京清河汉代遗址中,都发现 铁质耧足。江南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伐木燔莱、火耕水耨的阶段,以上说明当时 A. 南方经济处于停滞状态B. 北方地区普遍使用耧足 C. 经济重心位于南方D. 南方手工业技术落后 A 【答案】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北方已经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铁质耧足,而南方仍然处 于伐木燔莱、火耕水耨的阶段,这说明的是当时南方处于未开发的状态,经济相对落后,A 符合题意;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当时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排除;D说法不符合题意,材 料对比的南北方经济发展程度问题,排除。故选A。 2. 有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市镇空间扩张明显,如王江泾“左右三十里内,各乡 悉统玉泾镇”;塘栖镇所属四乡“东西相距六十里,南北相距二十五里”;金泽镇四乡周围 28里。这说明,当时江浙地区市镇的发展 A. 影响了古代城乡经济布局B. 导致专业化特色化村镇出现 C. 加速了当地自然经济的解体D.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答案】 【解析】 【详解】题中列举了江浙地区的王江泾、塘栖镇和金泽镇的市镇发展概况,这些市镇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专业化特色化村镇出现,故B正确;题中并没有提及“城市”商品经济概况,从 而无法得出“影响了古代城乡经济布局”的结论,故A错误;自然经济解体开始于1840年 鸦片战争之后,故C错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之中,与 题干信息不符,故D错误。 3. 西汉中期以后,自河西走廊经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通向中亚、西亚以及更远地区道路, 已经畅通。沿着这条道路输入各种皮毛制品、香料和其他奢侈品,输出商品以丝绸、漆器为 大宗。上述材料反映出西汉 A. 对外贸易历史悠久B. 商品畅销世界各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