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第三次实验

实验三 数字时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单片机定时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3、了解LCD1602的基本用法。4、了解时钟芯片DS1302的基本用法。二、实验内容1. 使用8

实验三 数字时钟实验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定时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 3、了解LCD1602的基本用法。 4、了解时钟芯片DS1302的基本用法。 、 二实验内容 1. 使用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为1s。运用定时中断方式,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 态发生一次反转,即LED每隔一秒钟亮一次。 2. 使用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一时钟,用数码管显示,格式为“hh-mm-ss”,用 中断方式实现。 3. 使用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一时钟,用LCD1602显示,显示自己的姓名及时间, 用中断方式实现。时间格式为“hh:mm:ss” 4.使用DS1302实现数字钟,用LCD1602显示,显示年月日周时分秒等信息。 、 三实验原理 1. 定时器工作原理 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用于设置定时器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 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内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时,是对机器周期计数。每个机器周期的长度是12个振荡器周 期。因为实验系统的晶振是12MHz,所以 机器周期=12÷12MHz=1us m 定时时间:t =(216- a)×12/fosc (s) 16 mm 最大定时时间(a=0,fosc =12MHz):t =2(s) =65536 (s) 定时范围为1~65,536 μs(≈65ms) 在本实验的中断处理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2.LCD1602 LCD1602的液晶屏有16x2个显示位,每个显示位对应于一个RAM单元(显示缓冲区), 其地址为,上排对应于00~0x0f,下排对应于0x40~0x4f,向对应RAM地址写入显示代码便 可显示相应的字符。实际上,地址0x10~0x27和0x50~0x67也属于显示缓冲区范围,但写入 的显示代码需要运用移屏指令将其移到可显示区域才能正常显示。显示缓冲区地址分布如图 所示。

腾讯文库单片机第三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