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名校名师推荐 ……………………………………………………………………………………………………………… 第一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 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 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人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 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 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 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三、讲授新课: (一)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高祖。 3、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4、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 做宰相。,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 5、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 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6、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 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 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可以先由教师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然后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亲身参加反隋斗争, 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后,教师小结:由于唐太宗对君民 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二)女皇武则天: 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皇帝,继续推行唐 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她提拔的,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后来的姚崇、宋就是史称 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 元,治宏贞观”】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