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申请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诺书
4 申请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诺书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区别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国家根据医疗机
4申请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诺书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区别 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 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国家根据医疗机构的 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 卫生部卫医发[2000]385号《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登记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核 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还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到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部门办理 相关登记手续。民政部、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城镇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民办非企 业单位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为做好城镇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登记管理工 作,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各类城 镇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除外)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 许可证》后,应当依法到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上述法规明确了我国现代医疗机构不再全部是非营利性机构,还有营利性医疗机 构,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也不再全是公立的医院,民办的医疗机构具备一定条件 也可以被注册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两者的运行模式是 不同的,有时不易确定。 一、非营利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概念与含义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它不以营 利为目的,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发 展、改善医疗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多见于政府财政投 资兴办的医疗机构,近年来也有社会捐资兴办;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企 事业单位设立的对社会开放的,且其总财产中的非国有资产份额占三分之二以上; 国有或集体资产与医疗机构职工集资合办,且其总财产中的非固有资产份额占三分 之二以上的和自然人举办的合伙或个体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它根据 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并报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参照执行企业财务、会计 制度和有关政策。它依法自主经营,医疗服务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根据实 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订价格。多是个人资金或者合伙、合资兴办的医 疗机构。 二、两者在实际运营中的主要区别 1.经营目的不同。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的目标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于收入的 利润可以分红和用于回报投资者,赚钱是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最终目的。非营利性医 疗机构虽然也有利润,但这些利润只能用于扩大医疗规模和自身发展、用于购买设 备、引进技术、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或者用于向公民提供低成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运行的目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目标,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财政补贴政策不同。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 的意见》规定,政府办的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定项补助为主,由同级财 政安排。补助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开发和发展建设支出、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建立以前的离退休人员费用、临床重点科学研究、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基本医

